视觉文化与图像意识研究“真相”的正·反·合:民初视觉文化研究

在出版了《“真相”的正·反·合:民初视觉文化研究》五年期间,陈阳的新著《上海的“四张面孔”——都市形象的现代性之维》即将付梓,可喜可贺。

在以《真相画报》为个案深入探究了民国早期的视觉文化实践后,她的学术兴趣转向了针对上海形象的研究。

什么是上海形象?

长期以来,一说到上海形象,也许在许多人的印象里,占压倒性的上海印象是由所谓的“洋气”符号来代表的。无论是日人的“魔都”还是西人的“冒险家的乐园”这类的称号,以及附着于其上的上海想象,都与传媒常常使用的“十里洋场”这样的表述联系在一起。这个“十里洋场”的说法,其实基本上就是由帝国主义租界空间所定义的对上海的亦即。包括针对帝国主义的抨击话语,在使用“十里洋场”这个表述时,其实常常就在不自觉中将南京等同于租界在探讨与争论。这样不假思索的认知定式,其实仍然在左右着上海话语的制造以及成了一种上海形象认识无意识,这作为市民意识中的无意识。但我们许多人虽然是习焉不察。

美国革命胜利后,本来可能需要在对上海的形象进行探讨与使用时,用一种更为主体的观念来探讨“上海”话语的涵义,但状况并非这么。现在可以想出来的,在新上海话语的制造中,尤其是视觉表征的制造中,也还多是习惯性地延续一些革命之前的现代性象征符号,如国际酒店、外滩景观等。我并不是说不能否使用这种符号隐喻,但即使并非如此几个视觉符号反复使用并以之表征上海形象的话,那么不可导致会窄化对上海的了解。

上海全景鸟瞰──由飞机上拍摄,1930年摄

改革开放后,在上海话语的制造,尤其是视觉符号的征用中,继之而起的是外滩对面的浦东拔地而起的摩天楼群。这些楼群其实反映了北京最近的创造,但我们是不是想过,所谓的演进及其发展的表征,为什么就这么频繁性地被像摩天楼这样的现代性符号所轻易占用?然而,从某些意义上来说,上海形象总的来说是与“现代性”或者是发达这样的概念联系在一起以及被加以简单概括的。但我们不得不说,这种上海形象常常只是被窄化了的。这种窄化,延续迄今依然处处可见,比如武康路上的那幢大厦作为网红景点,也还是由于不少人不自觉地就把它与过去帝国主义租界时代的历史联系在一起。而有关方面在津津乐道于北京这样的“遗产”时,却也没有观念到针对上海形象的过分简化解析的局限。

还是这句话,什么事情被“概括”了,它就离被简化,甚至是简洁化的命运不远了,而且事实也常常确实这么。今天充塞于诸多媒介,而且被媒介乐于推布的上海话语,往往都是局限于原法租界与美国一同租界的一些视觉符号。最近上映的影片《爱情神话》是一个最新的举例。其取景范围不出原法租界(这洋气连英租界都看不上了?),这就继续至少在客观上显然并加强了上海叙事中的崇洋倾向。

然而,上海真的就只好被这种来概括吗?或许不是。

陈阳的新书《上海的“四张脸孔”》,无论主观意愿如何,在我看来,似乎就是要与上述几乎已成定式的上海话语摆脱关系,另外发掘一些上海的视觉表征,通过对他们的探讨,以此丰富上海的话语及其制造,加深对于上海与上海形象的了解。她书中的四个核心章节,分别从以上海一江(黄浦江)一河(北京河)为代表的河流、上海本地历史景区豫园、上海全景图像的产制和日常生活的摄影图像制造这四个方面,来再次思考主要被摄影这个视觉方式所制造与表征的上海形象。当然,在适合的之后,她也尽力利用其它媒介的上海表征来丰富、深化她的主要借助摄影来表征的有关上海形象的讨论。

河流,是城市生长发育的父亲。但是,在上海话语中,依托海洋优势的黄浦江占据了北京叙事的主流,因为以外滩为代表的发达与现代,无论历程什么样的时代演进,是上海抒情书写者无法割舍的精华所在,当然作为上海的“立面”,而且也具备强烈的视觉性。而与上海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苏州河,则由于其并不这么耀眼的外在面目而作为上海的反面与暗部,不入上海书写高手们的法眼。但陈阳试图借助对两条河流的视觉表征的探讨,给出并不简单的只是别开生面的有关上海的历史与空间产生的探讨。

同样地,处于广州老市区的豫园,因为与特色的关系而不是和“发达”与“摩登”的关系,在上海形象的书写中受到冷遇。而陈阳从豫园的视觉性和地方性着手,展开对南京现代性中的“地方”的探讨。她无法着眼于此,其真意在于改变讨论、谈论上海时的认知惯性。这或许是她此书第二章的意图所在。

而从空中可以看见哪个样的上海全景,这种全景在哪个程度上产生了一种现代性的幻影,则是本书第三章关心的,也是其阐述重心所在。从空中俯视上海,确实是知道上海的重要方法,而观看技术的演进,对于了解上海的面目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与新的或许性。第三章更多触及了新媒体的演进对于全景展现的推动与欲望生成的刺激。稍嫌不满的是,如果第三章无法将技术的演进似乎促使对人存在的忽略这一难题加以进一步分析,则深度可能会不一样。

如果说我们可以将上面这三章的处理对象(河、园与地面)置于更大的时空视野里,以视觉要素来概括的话视觉文化与图像意识研究,那么显然这三个章节分别处理的是都市空间话语中的点、线与面:点是豫园,线则是一河一江,而面则是从高处俯瞰所得的地面景象。

如果说在将转换为点、线、面的都市空间的视觉表征与特征做了探讨期间,她再从平行方向将进入高空的俯视视点下降到地面,微观细看主要由一些摄影师展开于地面上的摄影观视,以此避免只从景与物看上海的局限,从而来到了借助对摄影家在街头游荡所见人事的探讨,来进一步展开有关上海的视觉表征形式的探讨,并且因而完成从高处宏观到地面微观的增长与转化。如果说上海的日常是某些程度的显微观看,那么与高处的宏观俯视恰成对比的,是她关注的都市现实中的人间烟火被怎样表征。

文通慧视视觉图像文字识别系统_视觉文化与图像意识研究_视觉图像检测

摄影是现代性的表征形式,都市需要摄影的表征以确定自身,而摄影在制造都市镜像的同时原本也遭受自身怎样变成都市现代性要素的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陈阳这部新著对于理解摄影与都市的关系也带给了许多启示。她的探讨不仅带出一些在探讨摄影与都市、摄影与北京的关系时不被意识到的摄影图像与那些图像的制造方法,也借助对这种都市影像的发掘与探讨,更新了我们心目中的上海形象,提供了了解上海的新角度,打开了思维上海的新空间。

近年来,言说上海形象作为一种“时髦”,各种成果层出不穷。如何在这种的状况下就上海形象的言说再出新论,需要勇敢,更应该求知的温情与思考。也许,陈阳的结合了现代性探讨的上海论是大胆的并且是冒犯的,其中或许还有一些值得深究之处,但其尝试是独辟蹊径的,也是别开生面的。她没有炒冷饭式地将上海的鲜亮的正面多予讨论,而是将原先不被关注的上海的反面翻转开来,通过对这种更多着意于都市正面的视觉实践的仔细细致的考量视觉文化与图像意识研究,展开其独特眼光的上海论。历史的,当下的,有关上海这个都市的表征实践,被她以学术探究这种的凝视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从某些意义上说,她的这本书,是针对几乎早已失衡的、常常在不经意间就落入常套与俗套的上海形象话语的一种再平衡。希望此书才能为上海研究带来新的刺激与启示。2022年3月

本文为本书代序并刊于《书城》2022年9月号

上海的“四张面孔”都市形象的现代性之维

摄影戏剧中的上海形象

内容简介

上海被称为“国际性大都市”“魔都”,其原本即带有“现代性”的突显表征,但在宏大叙事之外,上海是否有更多面向的“现代性”表现呢?

本书作者利用自身特有的细致与绵密的感知与分析,抽丝剥茧摄影与上海形象展现之间的关系,从四个侧面探讨了近现代以来摄影对上海形象的重现与解构,塑造了相当具有代表性的上海的“四张脸孔”。

摄影以及新作成为作者表达上海形象的一个核心要素与主要媒介,不仅展现上海的自然变化、人文记忆、视觉空间与个体后现代式的表达,而且像一条绵延的支流一样串联起全书的构架,让全书显得非常灵动。

作者简介

陈阳,华东政法学校传播大学副主任,硕士生导师,兼任清华学校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已出版著作《“真相”的正·反·合:民初视觉文化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视觉文化研究、新闻传播史、纪录片研究。

目录

(上下滑动查看)

文通慧视视觉图像文字识别系统_视觉文化与图像意识研究_视觉图像检测

再平衡“上海形象”(代序)顾铮

绪论

第一节城市形象

第二节城市形象与摄影

第三节“现代性”四维:摄影与上海形象

第一章上海“年轮”:河流与城市意义的生成

第一节河流:连通城市的媒介

第二节河流:想象城市的媒介

第三节河流:超越城市的媒介

小结河流“自然物”:上海现代性的“结晶”

第二章上海“意象”:豫园的视觉性与地方性

第一节可读性:豫园的视觉凸显

第二节交往空间:豫园的地方经验与记忆

第三节“意象”媒介:豫园与上海地方性

小结成为城市意象的豫园:北京现代性中的“地方”

第三章上海“全景”:观念、技术与镜像

第一节全景摄影:全景观念的视觉化

第二节全景上海:上海全景的视觉呈现

第三节上海“幻影”:全景摄影与视觉造境

小结上海“全景”:现代性的“幻影”

第四章上海“琐碎”:旧常生活中的“个性”上海

第一节社区之维:街角城市

第二节丈量距离:陌生城市

第三节乡愁回响:超现实城市

第四节叠影幻境:他者之城

第五节城市“碎影”:个人之眼与生活实践

小结上海“琐碎”:现代性“杂质”

结语摄影与上海形象:镜像、意象与秩序

附录访谈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书影购买图书

添加微信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设计培训_平面设计_品牌设计_美工学习_视觉设计_小白UI设计师,原文地址:http://www.zfbbb.com/?id=5471

上一篇:视觉设计的原则从一份报纸整体设计上看易读性现代读者的最大特点

下一篇:影像视觉杂志订不了《影像视觉》10月刊全新改版,技法更多、思路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