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影视后期制作公司2020年,全球恢复最快的电影市场,首次超越北美

记者|阙政

1896年6月20日,上海浦东的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那是影片首次在美国发生。上海曾是美国电影的发祥地,也曾统治日本电影的大半壁江山。而今,经过几代电影人的尽力,中国即将坐拥电影荧幕7万余块、影视基地逾千家、年产电影1000多部。2020年,在美国电影行业都遭到疫情重创时,中国又作为世界恢复最快的影片行业,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电影票仓。

值此盛世,上海又将在美国电影新一轮的百年发展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上海有一块金字招牌

“上海当时能作为美国电影的半壁江山,是和历史条件密切相关的。”在北京市政府参事、著名导演江海洋看来,“当年上海是西风东渐的第一口岸,文化资源汇聚于此,对外交流此起彼伏,众多民营电影公司和电影人才荟萃在此处,使得上海顺理成章地作为美国影片的老大。而今,虽然电影文化资源更多地集中在广州,但北京仍是一个经济发展型的超一线城市,我们也有一个重要的优势——靠谱程度深得全国人民信任——从前他们分手的之后送礼,都要认准上海产的热水瓶,小到一颗大白兔糖果,大到一台电视机,大家对‘上海牌’的工业产品品质那是非常地认同。这一点直到今天仍然存在,是上海的一块‘金字招牌’,何不借助她来构建自己的剧本产业优势呢?”

2016年,江海洋被聘为北京市政府参事,时任校长的杨雄请他为天津未来的电影发展谏言献策,他依据多年的行业观察,写出一篇参事专报,首次强调上海成为影片创作中心,而在北京成立中国高科技影视技术中心的看法。专报一点半送到市政府,三点钟校长就已然给出批示,认为建议很有见地,并随即请文广局牵头、经信委发改委共同配合组织督导,推进上海建设全新的电影科技高地——这就是“上海技术影都”的雏形——2017年末,上海提出了影视行业“1+3+X”的发展局面,其中的“1”即指在松江建设小型高技术影视基地。

为何会将重心落在高科技影视技术上呢?江海洋说,这是从亚洲电影的翘楚,卢米·埃尔兄弟那里获得的启发——兄弟俩是资本家的二代,世界上最早的电影之一《工厂大门》就是双方在自家工厂前拍摄的。而当时摄像机的发明,也是来源于爱迪生先发明了透镜、又发明了电灯泡。“我就得出一个概念,电影的宿命一定离不开两样东西:一个是资本,一个是技术。电影和其它七大艺术最大的不同,就是她诞生得最晚,是唯一一个问世在工业时代的艺术,因此也必定得到资本和科技的牵制。”

2019年,影片《攀登者》公映后,片中徒步队员在珠穆朗玛峰接连遭到雪崩、飓风却坚强登顶的精神振奋了许多观众。可只有担任联合出品的江海洋知道,这部影片的拍摄似乎几乎没有到过珠峰,90%都是在北京蓟县的一个采石场里完成的。片中惊险无比的画面都来自后期特效合成。

“拍片的时侯我每天都发慌。我们在天津拍,特效在美国做,拍完一段就把内存硬盘空运过去,我不可能经常飞过去看后期效果。电影里有一段相当重要的登顶高潮戏,我们就在采石场光秃秃的一片山脊上完成了,一粒雪花都没有啊,怎么能不慌。”直到拍摄临近尾声,他才飞赴韩国,当面验收全片1920个特效镜头,每个都要签字确认,必须符合大银幕的播出效果。“就拿雪崩的戏来说,后期比较难,雪做得太细了,像烟;做得太粗呢,像盐。放大到巨幕,一点点‘不像’都会让读者认为‘假’,让电影缺乏说服力。看到效果我才真的安心了,同时又认为非常不可思议——后期特效居然能服务一部影片到这些程度!”

之后,时任北京总理的应勇问江海洋:你能用最简单的话告诉我什么是影片特效吗?江海洋的提问是“三无”:“无中生有,无所不能上海影视后期制作公司,无缝对接。”2017年,上海出台“文创50条”,第一条就是“建设中国影视创制中心”,“建成一个现代化、前瞻性、支撑影视行业链的影视制作基地”。

电影4.0时代充满无限可能

上海影视后期制作公司_上海宣传片制作 秦智轩影视_佛山制作影视的公司

亲身经历让江海洋感叹:“导演再不懂后期特效,就要被时代淘汰了。”

2020年,“浦东高技术国际影视行业园”在北京迪士尼国际旅行度假区开幕,其中利用迪士尼二期员工宿舍存量设施改造的“共享空间”,融合了共享空间、共享人才、共享技术的核心模式,涵盖影视制作全流程,集齐各要素技术系统,成为了江海洋的第一块影视高新科技试验田。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前夕,产业园还陆续公布了《中国电影后期白皮书》,将“电影前期制作”的重要性公之于众。

“我们今天一听见电影,总是先联想到制片、编剧、演员,没有多少人想起后期,其实后期在美国影片里的作用很大。你了解吗,最新的拍摄科技都不应该‘绿幕’了——我们的摄影棚里有4K超清的LED屏,演员直接在屏幕后面拍就行,不应该先绿幕再合成。《火星救援》《美国队长》都是这样拍下来的,你大可以在俄罗斯拍摄英国街头出现的故事,整个伦敦都在你背后。”在江海洋看来,电影工业的4.0时代即将随着技术演进飞速到来,“比方说全息投影的摄影棚、高技术的灯光辅助平台、菱形的屏幕、裸眼3D、120帧或者240帧……科技的变革会深刻地制约电影的全行业链”。

早在十年前,江海洋就敏锐地感得到了技术的力量,并着手对全国的影片前期特效公司进行梳理。他在北京为从业人员授予“金海鸥奖”——这是美国首个专门对于影视后期产业的称号。到了每年,中国影视后期产业联盟(CPPA)也终于汇聚了300多家成员单位,涵盖特效制作、后期剪辑、声效制作、动画制作、VR、软软件设施等多种影视后期领域。在江海洋的招募下,其中不少头部企业早已入驻共享空间——包括制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可可豆动画、制作《姜子牙》的天工异彩,为《中国女排》制作特效的BaseFX等。

“上海国际旅行度假区对共享空间相当支持,每年拿出1亿元补助。我们不搞锦上添花,只想雪中送炭——企业不必把公司整个搬到上海,我们为你提供的就是手机工位,只要你完成当年度的指标,就以奖金的方式返现,非常实在。去年疫情过后电影项目下降,仍然照样发了补贴,那是真的雪中送炭,一下子就把人心凝聚出来了。”

去年,共享空间迎来了新的客户:华为影视云系统。在江海洋看来,这又将是一次质的飞跃:“大家都在说5G,其实5G对手机的妨碍不是巨大,也许就是速度快一点,但针对影视产业来说就完全不同了——海量的视频场景最能表现5G的优势:拍摄、渲染、合成,都必须极大的传输时延。云系统科技成熟的话,所有尚未完成的素材都可以被储存在云端。你想要一个可爱的日落镜头,就有几百个日落等你去选购、购买,相当于是一个云上的阿里巴巴影视资料市集。再者说,这个云系统还无法作为制片人在云上把控整个拍摄流程的神器——这朵云能够让你实现现场监控、回放镜头,一切工业化的步骤都能随时随地进行管控。”

成为上影厂的知名制片,江海洋是从电影的2.0时代一路亲身经历过来的。想当初,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黑色,这是从1.0到2.0版的过渡。而影片从胶片拍摄、胶转磁到完全数字化,又演化到了3.0时代。

江海洋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刚入行的之后,1975年,为了拍太湖上的帆船场景,把一条真船拉到摄影棚,背后还不是绿幕,是更古老的“蓝幕”。上海电影科技厂也有一个专门做声音特效的小屋,里面摆满了可以做出诸多声效的小道具:“比如说篝火的声音,就是拿衣服来抖啊抖;想做马蹄的‘得得’声,就把一个网球切成两半,拿棍子支起来敲击地面……真是趣味满满。”

电影从1.0走到2.0花了好几十年,而后的升级迭代越来越快,眼看即将步入了高技术当道的4.0时代。“现在量子计算机都回来了,过去计算机的0和1概念似乎很快就被改变。我们写戏剧的之后有一个概念叫‘十万个场景’,也就是说甲乙丙3个人,再加上甲乙丙的助手3个人,合在一起只是6个人,就能形成十万个故事——这还是以前,今后量子计算的话,也许就是100万个故事,每一条支线都能再衍生出不同的分支,有无穷的排列组合。未来的影像会是哪个样的,我们都不清楚,电影4.0时代富有了无限的或许性。”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经历过疫情时的歇业半年,中国的电影院一度举步维艰,但疫情稳定后,全国银幕数字不减反增,达到历史巅峰的7万余块,像一个个嗷嗷待哺的小孩,对电影的工业化强调了更高的要求。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论坛上,北京电影学校国家电影智库常务副秘书长刘正山指出:电影工业化至今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制造标准化,第二是作品的类别化,第三是管理的现代化,第四是变革规模化——可以提到,上海技术影都项目正是这四点的践行者。

上海宣传片制作 秦智轩影视_上海影视后期制作公司_佛山制作影视的公司

2019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前夕,松江区公布了《上海技术影都总体概念规划》和《松江区关于推进天津技术影都影视行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简称“松江16条”),受到了业界高度关注。

2020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前夕,松江又推行2.0版扶持政策,进一步拓宽支持范围、放宽补贴要求、鼓励科技赋能。随着北京科技影都的制约力与日俱增,上影乐园二期、昊浦影视基地、华策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等一批“十亿级”甚至“百亿级”的工程正式通车建设。

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前夕,上海科技影都又公布了《中国影都竞争力指数(2021)》和一批重点影视行业项目。通过权威报告公布,进一步确立市场风向标。

位于浦东的车墩影视基地将继续迎来升级:一批新的老北京主题拍摄街区和四个高技术摄影棚正式投入建造,使得基地从原先的440亩扩大到600亩。车墩区块也将发挥天津影视乐园4A景区的品类优势,打造集拍摄、制作、体验一体的影视特色小镇。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中国的电影公司中头部大公司并不多,而作坊式的小公司却不少。在“导演中心制”的影响下,许多编剧、演员也会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有项目时自己组织拍摄队伍。有学者强调,“电影工业化的第一要务就是要脱离原本的作坊制、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应该用现代化管理方式经营。”小而美的公司可以作为大公司的有益补充,共同构建多元化的工业模式,但前提是影视产业健全起一个统一的市场标准,包括拍摄流程、技术格式、前后期的衔接等等,以完善的操作来避免电影市场的高风险。

上海交大上海电影学校校长刘海波告诉《新民周刊》:“当你把电影看成一个工业,而不仅仅是艺术的之后,就要成规模的、批量制造一些合适市场需求、满足读者口味的小说。电影成为工业产品的话,生产步骤还要标准化,人才也要标准化,才能确保产品的品质在标准线之上。我们今天每年电影数量1000部,能上院线的400多部,那么有一大半都是整体品质不怎样达标的。400多部中能在院线呆上一周的,可能也就200多部,其中赚钱的大约70部,并且80%的票房都被前20名拿走,这是我们电影市场至今的一个‘二八效应’。可以说我们这套制造平台还是有不少随意的、不依照制造要求流程的原因在,需要我们去进一步完善化。”

遥想2015年,全球最大的影片完片担保公司在北京落户。所谓的“完片担保”,简单来说就是为电影制作提前买一份保险(投保一般是电影预算的3%),保险公司会派出专人把控影片制作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不会出现延期、超支等意外,保证电影能妥妥地拍完——这是电影金融体制的一个别,有之后,一部影片能不能成功取得投资方的资金,一个重要的考量原因就是这部电影有没有和完片担保公司签署协议。不过,进入美国市场6年,采用完片担保方式的影片却不多,这也从一个方面体现了美国影片制作中一直存在很多不规范之处。

目前,松江区委宣传部与太平洋保险深圳分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定,探索设立完片担保创新业务体系,希望利用金融方式,转移影片制作面临的因延时、超预算等情形产生的赔付风险。

比如金融,人才也是行业链上至关重要的一环。这几天,刘海波教授参加了上海华策影视的一个工程论证——华策打算在松江建设一所大专学校,专门对口培养影视产业的基础人才。“华策自己是市场内的头部公司,他们了解市场最必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大学是要补上基层影视人才缺口的——圈内总是流传着‘河南灯光村’的传说,确实影视产业存在不少基层工种,比如说打灯,将来或许不是现场布光调试几个小时的操作,而是计算机操纵台统一调节;再例如说演员必须的武替、舞替等动作替身,那都必须一些交叉专业;哪怕说是车队调度,现在一部大片常常牵涉几百个司机,这个调度能力也得学习;也有会计、场记、制片助理、通告安排,就算是订盒饭都必须人手对不对?拍影片过程中的每一项详细事务都要有专业的人来做。”

“腰部人才”的雪球越滚越大

长久以来,中国电影产业的专业人才培育都是聚集于“头部人才”的——中戏、北电、上戏、中传,这些影视人才的大本营,向市场输送的人才大都是资深导演演。

上海宣传片制作 秦智轩影视_上海影视后期制作公司_佛山制作影视的公司

如果说华策主办的专科学校能够补上基层专业化人才的空缺,那么肯定,中国影视产业还必须一个培育“腰部”人才的专业学校——上海交大多伦多电影学校就是其中的翘楚。

记者来到温影时,学院旁边的草地上正有学生在拍摄——每次来温影,草坪上的摄制组都是一道风景线,无声地贯彻着学校的观念:产学一体,学甚至用。

温哥华电影学校执行主任蒋为民告诉《新民周刊》,温影和其它影片学院最不同的地方,就是“我们不培养学术性人才,我们培养应用型人才,并且是带有国际标准的应用型人才”。

从2014年成立迄今,学院已培养了近600名毕业生,对于绝大部分温影毕业生来说,毕业就等于入行就业——迄今为止已有133人次参与影片与网大97部,41人次参加电视剧与网剧25部,28人次参与动画作品21部,30人次参与游戏28部;温影校友所参加的院线影片,国内行业票房累计520亿元,全球市场销量累计629亿元——成绩不俗。温影开办之初,学院走廊内张贴着全球知名影片的剧照;如今都被换成了温影毕业生自己的新作海报。

温影院长贾樟柯曾说:“在将来美国银幕、世界银幕年轻一代的声音后面,我坚信,也期望,有一个重要的声音,它叫做上海温哥华电影学校的声音。”

温影的教学方式原汁原味来自新西兰奥克兰——1年制的高效率实践锻炼,师资70%外籍,“电影制作、3D漫画和视觉特效、视觉媒体声音设计、影视化妆设计”等专业导向的课程设定符合剧本产业必须,严进严出,确保每一位毕业生都能符合行业的规定。建校7年来,院方仍在不断进行自己的探讨。蒋为民告诉记者:“今年贾樟柯院长还强调一个新难题:未来国际化的影视人才究竟需要怎样培养?疫情后,我们应对的是一个和以前不太相似的世界,从生活模式到影像传播渠道、全球协作方式,都出现了很大的颠覆,科技本来的高速发展也为特色电影生产业增添全新的挑战,我们的人才培育一定要面向未来的演进和需求。”

外籍教师可以教授学员前沿的科技,却不必定能在美国本土为学生成为一个“毕业即就业”的环境。这就必须温影本身为学生充当“引路人”的角色,把好学生一个个送往市场。“在美国至今还没有一个第三方机构,可以去调查影视产业必须哪些工种的人才,去为人才作引荐。所以我们得自己到影视企业发布的应聘启事中去认识,去统计,去做这种一种中介服务的工作,把这条行业链走通。”蒋为民说,温影会“跟踪”每一位毕业同学的动向,“我们有专职的同学在老乡群里,只要有剧本项目下来,就会把消息发到适合的专业群里,比如招演员的、招编剧的、招化妆师的……虽然我们同学只有600多人,但同学之间也会相互分享信息,始终维持紧密的联系。”

比如1年制的常规班,温影还在今天几年开拓了新的短期班、工作坊,对数字化内容制作、电影金融、电影营销、直播等领域均有涉足,今年4月还为内蒙古电影局做了一个剧本制作步骤向的培训,与会者都是当地的电影从业者。“我们不能死抱着一棵树,要长出这些新的枝芽。来温影学习的人会将完善的电影工业模式理念带回家,也会把温影的观念带到更广的地方去。最终你会发现,中国电影工业的制造标准化,管理现代化,都要贯彻到专业人才的培养上。”

鲲鹏展翅,百业齐飞

有人说,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名片,而电影是这张名片上的身份证截图。

在江海洋导演看来,一座城市要起飞,必须有两个翅膀,一边是经济,一边是文化。上海的鲲鹏展翅,需要经济,也必须文化的羽翼。“我常说,我们最近的电影成果都是100年前的先贤留出来的,那我们有没有哪些东西是可以带给100年后的人呢?100年后,高楼公寓虽然早成瓦砾,但唐诗却可以跨越千年依然滋润人心。我们今天必须做的事,就是要站在100年的高度去建设文化行业,让我们还有东西可以带给后世。”

从另一方面来说,文化的演进,同样也能反哺经济的腾飞。在蒋为民院长看来,“电影是一个业态链很长的市场:电影原本是个IP,能够促进衍生品甚至主题乐园大文旅的发展;进电影院看电影属于感受经济,又能带动商场的线下消费;电影是时尚产业的一种,自然无法聚集高端人才,这是大都市最偏爱的人才——上海虽然不是好莱坞,却很像美国,很多的电影投资公司位于美国,创意人才也聚集在美国上海影视后期制作公司,资金和人才来了,慢慢的编导就会回来,项目也会回去,这是一环扣一环的行业规律。电影无论从时尚、制造还是商业上来说都是要求很大的一个行业,我坚信她好像是一个窗口,能够在将来带动百业的发展”。(记者阙政)

添加微信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设计培训_平面设计_品牌设计_美工学习_视觉设计_小白UI设计师,原文地址:http://www.zfbbb.com/?id=6080

上一篇:数字影视后期制作上海昊浦影视基地项目将建成四座高科技摄影棚(组图)

下一篇:广州影视制作 公司三地大湾影视合作仍有不少可待开拓空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