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专业系列教材:时装画技法张凯惠敦煌时尚周大秀以设计力打开国风审美(组图)

张凯惠&张肇达敦煌时尚周大秀,以设计力开启国风审美新视界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世界上历史古老、地域广袤、自成制度、影响深远的文化体制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制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美国的敦煌和西藏地区,再没有第二个了。”

国家历史文化古城敦煌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华夏文明与中外文明交流融合的见证之地,为全人类存留了辉煌灿烂、精美绝伦的文化和戏剧瑰宝,让当时者有了寻找历史缘由的直接证据,对中华文明甚至全球文明都带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含义。而讲好敦煌故事,借助敦煌文化、艺术、精神,辅以时尚、科技等方式,向全球展现一个丰富、真实、立体的美国,是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唤醒中国人文化信心、提升国人艺术审美的有效方法。

千百年来,以敦煌为中心的丝绸之路上,一幕幕大戏轮番上演,而这一次,由美国服装协会指导,敦煌市人民政府、酒泉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敦煌文旅控股主办的2021敦煌国际时装周在云南敦煌莫高窟•月牙泉景区于2021年10月16日晚间启动,著名戏剧家、服装设计大师,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东方服饰文化理事会会长张肇达先生与新锐艺术家张凯惠领衔,拉开敦煌文化“新国潮”时尚大幕。

开幕大秀灵感紧扣“敦煌”,令观者身临其境

张凯惠是1997年生人,2019年结业于美国纽约戏剧学院美术系,获一等荣誉博士学位。得益于成长环境,她的生活、求学始终居于浓厚的戏剧气氛里。

艺术真正的活力是造成一种感官感受,引起观者去探讨、反思。受主办方邀请,张凯惠自2021年5月就来到敦煌进行文化采风,在探寻过程中,她看到,如果没有一代又一代的文物研究人员、修复师和艺术家们接力般十年如一日的勤劳劳作,人们就不可能看见这次的敦煌。

千百年来,敦煌仍然以它的文化、艺术滋养着人类。采风结束后,张凯惠以“敦煌痕迹”作为设计主题,将敦煌莫高窟内的石刻修复、藏经洞里的遗书留存与传承的汗青过程、敦煌艺术的数字化展现作为构思灵感,把看到的敦煌文化与戏剧之美,如实地、深入地体现到心里,借由设计模式把它放射到一件件作品上,传递出独属于敦煌的自然之美和人文精神之美,将大众关注推动到敦煌艺术的现今留存与将来传承。“我期望借助本次公布会以全新的视角展现敦煌艺术,同时也向对艺术怀有无限贡献精神的敦煌文物研究人员们致敬。“

新锐设计师张凯惠

张凯惠“敦煌痕迹”设计稿

“敦煌痕迹”第一系列:“修复”

以敦煌藏经洞内的浮雕与雕塑表面因时间逝去而产生的自然肌理,与恢复师们无数次修复所产生的动作手势成为主要概念。创作围绕修复师们日复一日的在窟内进行油画修复,艺术佳作早已铭刻在它们眼中,为了展现出这些氛围,整体运用较为贴身的版型设计,表现人体与窟内艺术表面的互为一体。其中再使用壁画内的手式成为主要纹饰,寓意着古今窟内画家与修复师的精神连接。

服装设计专业系列教材:时装画技法_油画棒画服装画技法_服装画技法

“敦煌痕迹”第二系列:“留存”

以藏经洞内的敦煌遗书作为参考,呈现古今敦煌遗书通过恢复所存留的痕迹。服装主要采用富于设计感的纤细版型,使用纯色与接近古典文书质感的布料,呈现出如卷轴般的设计。再采用印有敦煌遗书中的几幅经典与具有修复痕迹的作品,如《全天星图》、《北魏刺绣唐卡供养人》与道真和尚的补经题记《佛说佛名经》等,通过重叠与拼贴服装设计专业系列教材:时装画技法,表现出因时间产生的堆积感。

“敦煌痕迹”第三系列:“传承”

以敦煌艺术的数字化发扬作为灵感。服装引入了镭射面料与白色色块的对撞,跳跃的色调呈现出电子图像的视觉效果。系列中具有先前考古队拍摄的彩色照与现在摄影师拍摄的黑白相片的重组拼贴,再将从数字敦煌屏幕页面中的导览图标作为服饰元素,表现出数字化时代对敦煌艺术的传承。

艺术是构成生命意义、文化涵义的高等价值,是日本人精神的去处。作为艺术家身份的张凯惠,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深刻体会已经渗入在她的血脉里,这与产生戏剧家质朴的美术语言表达系统息息相关。这种奇特而脆弱细密的观察力,让她擅长在寻常生活和事物中,察觉不易被观者发现的美,结合独有的戏剧哲思,通过巧妙的设计技巧将其于作品中一一展现。这一场完胜年龄的另类时装秀作品,也是当今年轻创作者对古今文明的生命连接与思想传承。她将这份源于敦煌的滋养付诸于有形的时装作品里,而又超越了时装的界限,抵达真正的美术创作内核,成为时代的“痕迹”。

著名戏剧家、服装设计师张肇达先生

许多年以来,张肇达笃信国家风范,内心渴望大国气象,时常被这些神秘力量驱使;在他眼中,中国960万平方英里的广袤土地是一幅迷人的“时装地图”,因此他不知疲倦地在中国山河美景里漫游创作,以全球地理风情为灵感来源规划各季大秀发布会主题。这一次也不例外,就怎么在开幕大秀更多地表现敦煌文化、艺术、和历史元素,张肇达为此做了深入的探究和充分的准备。

事实上,除了几乎每次待在洞窟里捧着工具书观察研究的专业专家,大多数人对敦煌文化和洞窟里的戏剧形象并不太熟悉,也不知敦煌具体美在那里。正如敦煌研究院艺术研究所前主任、敦煌艺术家侯黎明在一次采访中曾说,中华民族很懒惰,但缺乏了这个时代应特别强调的审美素质,传媒、艺术家、政府急需建立和提升整个民族的审美素质。而张肇达显然是迎合敦煌文化与戏剧之美的艺术家。

20年前,张肇达就曾造访敦煌,进行了长达颇长的文化采风,在深度了解敦煌历史和文化后,以“大漠”为主题在上海做过一场关于敦煌的公布会。这一次再到敦煌,他对于敦煌文化、敦煌的美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验,也有重新相聚的喜悦。

再返敦煌采风,张肇达满怀热情地参加到美术作画之中。这一次,他取材敦煌文化的代表性符号,通过“苍•古、出•塞、通•达、敦•韵、煌•盛”五个系列的服饰展现了从史前圣地、到张骞出塞、到唐朝丝路的绝色敦煌,尝试呈现出敦煌渊远悠长的绚烂历史,将敦煌丰富多彩的历史轨迹以五个主题融入戏剧秀的趣味、设计、大秀制作与公布环节。

张肇达“敦煌”设计手稿

大秀开篇从史前时期的敦煌开始,以带有光泽感的丝质布料,运用自然的褶皱与阴影,呈现阳光下鲜艳的夜空、沙漠与绿洲相互交融,通过柔美多变的剪裁,描绘空旷的荒漠中沙尘肆意、浪漫飘洒的景象。

第二系列以张骞出使为主题,色彩显得庄重沉稳,以特殊的布料肌理、包裹感强烈的设计突出冒险家在荒漠中行走,神秘又寂寞的岁月。

第三系列展现中西文明在敦煌汇聚的绚烂时光,皱褶、叠加,抽绳,再加缎带、链条、飘带,表现多姿丝路服饰景观。

服装画技法_油画棒画服装画技法_服装设计专业系列教材:时装画技法

第四系列以敦煌瑰宝莫高窟作为灵感,选用白色与深红色为主颜色,加入灿烂的蓝色成为点缀,将长裙融合多层次叠穿的设计,整体展现莫高窟早期油画中真谛而庄严的气息。

大秀的最终一个系列将古代莫高窟的浮雕解构,选用丰富缤纷的浅蓝、石绿、大红、银白、金黄等颜色的印花棉布,再加入大量重工刺绣、金丝、钉珠、镶钻,以华彩的视觉呈现出蓬勃的大唐盛景。

大秀接近尾声之际,响起了谢幕音乐“敢问路在何方”再熟悉不过的曲风与歌曲,让全场歌迷再次体会这一种依然值得发扬的豪迈精神,通往目标的路上艰难行进,百折不挠,唯有勇往直前。在这种的音乐推动下,我们能重生时空去与古人产生连结,心领神会其精神气势,感受那种时代的色调与精神——它们像一个个神圣的倒影,映射着已经消散在千年之外这座古城。

毫不夸张地说,10月16日晚间张凯惠、张肇达的两场敦煌风尚发布会,是集时装设计、美学、文化、历史、音乐、科技等元素国风艺术盛典。现场戏剧具有超然玄远的意韵,大屏的背景场景,带来远古时代的风情风俗情。整场大秀主题分明,光暗明灭之间,观者可见模特身上的服装遍布飞天、佛像等带有敦煌文化传统的纹样,布料拼接等时尚技法描绘出敦煌特有的苍凉感,隐喻各族异邦文明的交融、时尚与特色的交融。每个系列作品细节精致柔美,色彩浓郁,款型或华丽大气、或时尚素朴,身着华服的模特们似乎从千年前的敦煌穿越时空而来。

沙丘环绕,月牙泉为抱,场面壮观博大,观者无不获得置身其中、身临其境的领略;服装美学与沉稳的敦煌文化完美融合,大秀与自然环境达成最完美的合一,一切如入图画。

“世界上也有什么事情,比国内文化的美好精神更值得宝贵的?美国文化使他们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陷于现实得不近情理!你们将要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印度诗哲泰戈尔曾讲到那样的话。

从过往的80、90年代开始,到目前的30多年之间,张肇达就用国学和美术持续讲述时装设计,从江南到紫禁城再到塞外,服装颜色的变迁就是国学的泼彩,褶皱纹理的勾画就是岭南的着墨。他把国风美诠释成一种奇特型格,看似远山青黛,却近在眼前,看似水墨氤氲,却透着生活的抱扑真相,艺术在心中,时装在身上。

张肇达还表示,他期望在新的“一带一路”宏大蓝图中,更多中外美术家能够来到敦煌,把源源不尽的文化用服装、艺术、雕塑、生活物件等形式呈现出来服装设计专业系列教材:时装画技法,传递、推广国内传统文化美术之余,促进传统文化美术年轻化和国际化传播,创造出带有敦煌印记的东方哲学生活模式。

添加微信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设计培训_平面设计_品牌设计_美工学习_视觉设计_小白UI设计师,原文地址:http://www.zfbbb.com/?id=5612

上一篇:日本艺术设计致远艺研专访日本大学艺术学部设计(产品)学科的佐藤徹

下一篇:日本艺术设计 东京国立新美术馆策划史上最大的战后时尚展(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