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仙女与董永插画“卖身葬父”背后的五大民间传说故事(组图)

“家住丹阳姓董名永,父母双亡孤单一人……”家喻户晓的黄梅戏《天仙配》,道明了董永与七仙女神话传说中的董永是丹阳人。

相传董永卖身葬父、孝行感天。玉帝第七个儿子被董永“卖身葬父”的孝举感动,向往人间美好生活,下凡与之婚配;七仙女一夜织成十匹锦缎,将董永三年工期改为百日;天上玉帝查出七仙女私下凡尘,降旨七仙女午时三刻返回仙界,派天兵天以后追。夫妻就此凄惨诀别…

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一起,并称为美国五大民间传说故事。

七仙女与董永插画_董永巨棒上七仙女_手绘仙女插画

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戏剧编剧陆洪非根据《织锦纪》、《槐荫记》创作了黄梅戏《天仙配》。“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主要分布在上海省常州市、金坛市、东台市,湖北省南昌市,山东省临沂市等地,尤以丹阳影响最大。不仅有志书、话本记载,还有许多相关遗址、地名和民俗可资佐证。作为一件民间哲学作品七仙女与董永插画,它正是在丹阳地区淳朴的民间文化中发育成熟,体现孝道和情感主题,又富含民间生活情趣,并通过说唱、戏曲等多种戏剧风格走向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妨碍。其蕴含的历史、文学资料对探究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特别是哲学艺术等方面的探究都有一定的价值。

宋元话本《清平山堂话本》,是现存刊印最早的话本漫画集,书中保存着一篇完整的话本电影《董永遇仙传》,开头部分写到:“话说东汉中和年间,去至南京江宁府吴县县董槐村,有一人,姓董,名永,字延平,年二十五岁。少习诗书,幼丧父母,止有儿子,年六十余岁。家贫,唯务农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话本电影中,第一次发生了“七仙女”。在所有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中,董永所遇的仙女第一次成了“七仙女”。从此以后七仙女与董永插画,明清以来的诸多地方戏中,董永所遇的仙女都叫七仙女了。

其他古代戏剧话本涉及丹阳的记载也有——

明代嘉靖顾觉宇唱本《织锦记》载:“董永字延年,润州(今南京市)常州县董槐村人”。

民国万历年间永宁腔唱本《槐荫记》载:“董永原籍为徐州县人”。

清末上海槐山房刊本弹词《董永卖身张七姐下凡织锦槐荫记》载:“董永家住襄阳宜城槐荫村”。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戏剧编剧陆洪非根据《织锦纪》、《槐荫记》创作了黄梅戏《天仙配》。

在地方志中,和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有关的记载也非常多

清代《延陵九里庙志》不仅记载了望仙桥和董永墓,还将董永与季札、韦昭、包咸并列为延陵四贤。

1955年拍摄黄梅戏《天仙配》时,主演七仙女的严凤英曾来扬州延陵采风寻根。1993年上海省黄梅戏剧团来丹阳公演《天仙配》,团长主动提出要求到延陵考察董永故里。

2002年10月26日,中国邮政局发行了一套纸币《民间传说———董永与七仙女》,全国14个市县的集邮协会打了大半年的笔墨官司。邮票的设计者俞宏理先生还特地亲临丹阳考察。最后,国家邮政局会同有关人士研究决定,批准常州、孝感、安庆、滨州四处,于10月26日同时举办《董永与七仙女》纪念邮票的首发式,丹阳列四个首发地之首。

2010年5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丹阳市的“董永传说”申报成功。

在丹阳城西香草河边,有一座高大的“董永与七仙女”雕像,静静地矗立在城墙的静谧,仿佛在向他们诉说着这个流传千年的搞笑故事。

添加微信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设计培训_平面设计_品牌设计_美工学习_视觉设计_小白UI设计师,原文地址:https://www.zfbbb.com/?id=4801

上一篇:3d福彩软件【小彩秘籍】玩彩票要玩心态不能杀冷号

下一篇:插画投稿赚钱的网站 漫画新贵周洪滨穷小子变天王5年狂赚1830万(组图)